| 监测的价值
我国高铁发展日新月异,让国民享受到便利的同时,与日俱增的交通运输量和运营总里程也使得铁路运营质量管理和需求不断提高。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新建铁路在选线时往往会在某些区间与既有铁路近距离的并行,而且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有许多新建的公路或大型管道在局部范围内与已建成的高等级铁路并行或立体交叉。这些临近高速铁路的施工,会对既有线造成附加沉降影响。高速铁路建设标准高、列车运行速度快,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高,任何超出限值的变形都会危及行车安全。铁路路基是承受并传递轨道重力及列车动态作用的结构,是轨道的基础,是列车能否保持平安、平稳、高速运行的关键。对路基进行实时自动化结构健康监测是提高铁路建设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
| 监测内容
采用光纤光栅技术的高铁路基监测预警系统是一套“自动化、远程化、实时化、可视化”的监测系统,解决了长大干线监测项目中面临的难题,尤其在恶劣天气下人工观测受限以及数据不稳定的问题。极大解放了人力资源,节省了成本,实现了高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结构安全的连续实时监测。监测工作主要分为线上轨道平顺性监测、轨道偏移监测和线下桥、隧、路基等的变形以及沉降监测。
标准规范监测内容:
在地质断裂带、不均沉降地段等特殊地段,应对路基进行竖向位移监测。
在地质活动断裂带、不均匀沉降过大地段等特殊地段宜进行轨道的竖向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布设说明:
在直线地段宜每100m布设1个监测点;
在曲线地段宜每50m布设1个监测点,在直缓、缓圆、曲线中点、圆缓、缓直等部位应有监测点控制;
路基的变形缝、车站与区间衔接处、附属结构与路基衔接处等,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隧道、高架桥梁与路基之间的过渡段应有监测点或监测断面控制;
采用加固措施的路基地段应布设监测点或监测断面;路基存在病害的区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布设监测点。
参考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4部分:轨道和路基》GB/T 39559.4-2020